联采联销 整合行业资源
中国小商品城网【2009】 2012/11/21 10:00:27
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转做内销,打品牌,渠道对于品牌来说是制胜市场的关键,而自己铺渠道需要资金和承担风险;同时,对于渠道品牌来说,商品采购也是关键。于是就有了联合采购、联合销售,如此一来,不仅分摊风险、资金,同时打出了一张集体名片,形成了集体效应,影响力大于个体的简单相加。
联合采购零售业与服装企业零距离对接
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型企业大量产品积压。2008年4月开始,由上海商学院顾国建教授多次组织连锁超市、百货商店主动对接出口厂商,帮助其向内贸转化,向经受国际金融危机打击的外贸企业伸出走出困境的合作之手,努力探索实现将中国“世界工厂”的初级资源向品牌大国发展的基础性经济转型。
据统计,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发起后至2009年2月,解决出口加工企业库存T恤205万件,皮鞋12万双,西服1.2万套,各类毛衣7万多件,牛仔裤1.7万条,毛巾45吨,茄克9200件,袜子2.9万双,内衣4.32万件。
顾国建说,通过组织超市、百货商店联合采购,一方面,推进中国零售企业的自主经营,改掉“物业管理”式的“联营扣点”习惯,转变采购方式、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。另一方面,促进出口加工企业转型以扩大内需,通过联合采购促使国内零售企业主动对接出口加工企业,对接他们的产能和国际性的加工能力,使内需产品有一个好的商品结构。对服装的联合采购,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采用3种方式即到工厂车间采购、做品牌商的一级代理商、发展定牌,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制造商品牌、品牌商品牌和零售商品品牌三维式发展。
联合销售打响“集体”牌实现1+1>2
说到联合销售,也许大家想到最多的便是品牌集成店。资深服饰品牌规划专家郑磊介绍说,品牌集成店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产品拼装店铺,如大型超市;产品专营店铺,如三福;品牌集成店铺,如上海世贸商城见到的设计师品牌集成店。在2009年初,温州推出的“温州名品购物中心”则是规模扩大的品牌集成零售业态。
Innovative Design(创新设计)是上海首家设计师品牌集成店,由上海世贸商城与17个设计师品牌联合打造,包括武学凯、杨柳春、陈闻、许旭兵、李晓、安彬、张肇达、谢家齐、施杰等设计师。设计师只需要负责产品设计的环节,其他业务包括店铺运营、消费者管理等都由上海世贸商城来负责。这种全新模式更在第17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寻找合适的代理商。
同样是设计师品牌的Matchbox也曾经进驻过设计师品牌集成店seven days。虽然seven days由于母公司香港佑威国际被清盘而终于没有经营下去,但是它依然是国内品牌集成店的先驱者。Matchbox所在公司上海锐麦时尚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宁介绍说,当初进驻seven days是看中了他的渠道优势,当时seven days在全国拥有30家店,比自己铺设渠道要快很多,并且与seven days的个性、创意的理念不谋而合。丁宁坦白地告诉记者,进入品牌集成店主要能够使终端成本下降,且销售数量有保证。而目前,Matchbox也准备走专卖的道路,正在与上海的商场洽谈。丁宁认为,目前国内市场对于品牌集成店的概念还没有广泛接受。
而以采购方式经营多个品牌的HOTWIND在全国拥有130多家,网点已经铺开,除销售自己旗下的NED NEDY、HOTWIND、OFFCOS、LONDO RODE外,也代理匡威鞋子、西格水壶、富尔顿雨伞等多个品牌。热风市场部负责人陈广自豪地告诉记者,富尔顿雨伞在国内并不知名,但是在热风却卖得很火,可以说,富尔顿在中国打响的知名度大部分功劳是热风的。
不难理解,新兴品牌进入市场,想降低成本同时要扩大影响力就可以选择品牌集成店。1月15日,温州推出的“温州名品购物中心”囊括了温州诸多著名品牌,包括康奈、奥康、乔顿、瓯王、北极新秀等众多温州鞋服品牌。该零售业态设有“温州名品购物中心”统一标识,形成一个整齐的“集团军”。按照温州方面的规划,创建“温州名购”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扩大销售,打响温州制造区域品牌。
业内专家认为,随着信息多元化化,企业规模化,买手模式的出现,品牌之间不仅单纯地联合采购,联合销售,完全贯通上下游,将联采联销做到彻底,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无可能。